茶文化世界特产网

世界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苗族五色饭

苗族五色饭的基本介绍海南苗族五色饭,俗称五色饭,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,因糯米饭呈黑、红、黄、紫、白5种颜色而得名。五色饭是海南苗族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点的饭,它是以山兰糯米、桑叶、红蓝藤叶、黄姜、椰浆为材料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点的饭。五色饭由...

苗族五色饭的基本介绍

海南苗族五色饭,俗称五色饭,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,因糯米饭呈黑、红、黄、紫、白5种颜色而得名。五色饭是海南苗族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点的饭,它是以山兰糯米、桑叶、红蓝藤叶、黄姜、椰浆为材料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点的饭。

五色饭由糯米制作而成,“五色”代表的是白、黑、黄、红、蓝五种颜色。在制作过程中,因糯米原色为白色,因此仅需染出黑、黄、红、蓝四色糯米即可。它是壮族、侗族在过清明节和阴历“3月初三”歌节时,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,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。苗族五色饭,意味着生活百花灿烂,五谷丰登,除去具备清香以外,对人体也十分有益。

“五色饭”具体指下面这五色:

(1)黑色糯米饭:即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,放在臼中捣烂,稍为风干后浸入适量的水中,浸泡一天一夜后,把叶zha捞出滤净,即获得黑染料液。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文水煮至5、六十度,再把糯米浸入其中。

(2)黄色糯米饭:黄染料,可用黄花汁、黄栀子、黄羌等植物的果实、块茎提取。将黄花汁煮沸,或将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,即得到黄澄色的染料液,也可用黄羌捣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,可得黄色的糯米(可直接蒸,不需要浸泡)。

(3)红色、紫色糯米饭:红染料、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一样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。叶片稍长,颜色稍深,煮出来的颜色较浓,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;叶片较圆,颜色较浅,煮出来的颜色较淡,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。

(4)白色糯米饭:就是糯米本身的颜色,不需要加染料了。提取四种液汁出来后,分别把不等量的米放入其中浸泡,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笼中蒸约一个钟头,便可蒸出黑、红、黄、紫、白(糯米本色)五种颜色的糯米饭。

营养成分

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,不只美观美味,而且有肯定的医用价值。红兰草有生血用途,清代《侣山堂类辩》曰:"红花色赤多汁,生血行血之品","黄花饭"或栀子有清热凉血等用途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说枫叶"止泄益睡,强筋益气力,久服轻身长年",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,人食之能"坚筋骨、益肠胃、能行、补髓"。

商品特征

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、五彩缤纷、晶莹透亮,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、味道鲜美、醇正平和、且有微甘,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,是开胃去火的清凉佳食。

历史民俗

关于苗族五色饭的来源有两种说法。第一种是相传大约在500年前,邓、盘、李、赵、蒋五姓苗族先辈历尽千辛万苦一块坐船渡海来到海南岛,为了探寻生计,他们在登岛不久后便决定各奔东西。在马上离别之际,他们约定,不管以后哪个居何方,每逢阴历3月初中三年级这天都要制作五色饭以示纪念。同时指定以五色饭的白、黑、蓝、黄、红五颜色各自代表邓、盘、李、赵、蒋五姓,依据制作的颜色来彼此相认。

另一种说法是每年3月初中三年级制作五色饭是为了祭祀神农公。相传在远古时期,苗族有个祖先叫神农公,他历经千辛万苦,尝尽百草野果,终于在阴历3月初中三年级这天找到了几十粒野生谷物带回苗村,苗族人为了纪念神农公的功德,每逢插秧和收成谷物时,都要煮一顿五色饭来祭祀神农公。

苗族五色饭的获奖荣誉

2016年,苗族五色饭制作技艺入选五指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世界特产网 » 苗族五色饭